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是商務部免費為地方和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窗口,基本職能是針對我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開展境外商務活動過程中遭遇的經貿摩擦、不公平待遇和商業欺詐等,免費提供公共信息、咨詢指導并受理投訴,維護我境外商務活動主體的合法權益。
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承擔商務部唯一對外公共服務熱線(12335)的運維工作。
《東亞論壇季刊》近日刊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者Shiro Armstrong和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者Yose Rizal Damuri聯合撰文,認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應積極發揮戰略性作用,將協定文本轉化為動態合作伙伴關系。
文章稱,RCEP不僅在GDP、人口、貨物貿易等方面舉足輕重,也在保護主義抬頭和多邊貿易體制受挫的時刻重申了保持市場開放的承諾,更新了東亞貿易投資規則。經濟合作議程是RCEP的重要支柱之一,沿襲了東盟促進最不發達成員發展的路徑和目標。經濟合作議程下開展的能力建設和技術援助活動,有利于成員履行協定承諾,但更重要的意義還在于,通過開展深度經濟合作,拓展規則、成員乃至政治合作。
RCEP機制建設較為完善,設置秘書處、部長定期會議、領導人年度峰會等機構和活動,上述政治軌道為廣泛深入的經濟合作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協定還設立聯委會和專項委員會,將促進產業界和專家參與的機制化。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上述架構將對構建地區互信發揮重要作用。
RCEP規則覆蓋電子商務和數字貿易、貿易便利化、原產地規則、投資、知識產權等領域。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以及區域累積原產地規則將有利于深化價值鏈合作。對于RCEP尚未覆蓋的國企、環境、勞工等規則,建議通過經濟合作過程對規則加以完善。同時,并非所有影響國際貿易的議題都應納入自貿協定,如基礎設施投資原則和標準、爭端調解、能源轉型、數字經濟、供應鏈韌性、主權債務管理、疫后復蘇等重大問題,締約方可以自愿、靈活方式開展合作。此外,與東盟發展路徑相似,協定還有望成為推動市場準入多邊化的重要平臺。
靈活路徑和包容哲學還將有利于拓展協定潛在締約方。比如,協定仍歡迎印度的加入,其可參與疫后復蘇合作等感興趣的議題;孟加拉國也表示希望加入協定。南亞國家的參與將有助于拓展東亞全球價值鏈,并有利于東盟國家比較優勢的精細化。制造業成本低廉的國家和地區將更多融入價值鏈。
總之,RCEP的經濟合作議程是開放地區主義的集大成者,其架構將有利于吸引更多感興趣的成員就廣泛議題開展合作。文章認為 RCEP生效實施是重要的開端,下一步締約方應聚焦規劃協定發展的戰略方向,并在年內領導人和部長級會議前確定合作范圍和雄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