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是商務部免費為地方和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窗口,基本職能是針對我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開展境外商務活動過程中遭遇的經貿摩擦、不公平待遇和商業欺詐等,免費提供公共信息、咨詢指導并受理投訴,維護我境外商務活動主體的合法權益。
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承擔商務部唯一對外公共服務熱線(12335)的運維工作。
近日,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分別發布《2022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和《2022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對亞太地區國家經濟現狀及前景進行分析。其中,東南亞地區總體繼續保持復蘇態勢。
一、年內有望陸續恢復疫前水平。世行報告指出,2021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國家經濟平均增長7.2%。東南亞國家中,印尼、越南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將在2022年實現這一目標,緬甸復蘇最為緩慢,可能至2023年仍處于疫情前水平。亞行報告指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2021年增長6.9%,但目前各次區域GDP仍不同程度低于疫前預期,其中東南亞約低10%;除東亞地區GDP增長率在2021年恢復至疫前水平外,其他次區域增長率預計將在今明兩年恢復至疫前平均水平。
二、增勢仍較強勁,但面臨多重下行風險。亞行預計,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將保持強勁增長,2022年將達5.2%。其中,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和防疫措施放寬,東南亞大多數經濟體將出現更強的復蘇勢頭,預計2022年增長約4.9%,2023年增長5.2%。印尼、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東帝汶的增長將受到更旺盛的國內消費投資及消費者和商業信心的支撐;涉外經濟領域將成為柬埔寨、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重要增長動力;文萊將因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大幅增加而實現強勁增長。受政治局勢影響,緬甸經濟將在2022年繼續萎縮。
世行預計東亞太平洋地區2022年增長5%,其中東盟5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將增長4.9%。
兩份報告均認為,除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外,地區經濟還面臨若干挑戰,包括俄烏沖突持續、美國貨幣緊縮政策等。從中期看,疫情導致學校持續關閉而造成的教育缺失,或將進一步加劇經濟不平等。世行報告將2022年區域增長預期較去年10月下調0.4個百分點。
世行預測2022年東盟部分國家GDP增長情況
國家 | 2021年10月預測 | 2022年4月預測 | |
基準情況 | 較差情況 | ||
東盟5國 | 5.2% | 4.9% | 4.3% |
柬埔寨 | 4.5% | 4.5% | 3.8% |
印尼 | 5.2% | 5.1% | 4.6% |
老撾 | 4.5% | 3.8% | 3.3% |
馬來西亞 | 5.8% | 5.5% | 4.8% |
緬甸 | - | 1.0% | - |
菲律賓 | 5.8% | 5.7% | 4.9% |
泰國 | 3.6% | 2.9% | 2.6% |
越南 | 6.5% | 5.3% | 4.0% |
來源:世行《2022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
亞行預測2022年和2023年東盟國家GDP增長情況
國家 | 2022年 | 2023年 |
文萊 | 4.2% | 3.6% |
柬埔寨 | 5.3% | 6.5% |
印尼 | 5.0% | 5.2% |
老撾 | 3.4% | 3.7% |
馬來西亞 | 6.0% | 5.4% |
緬甸 | -0.3% | 2.6% |
菲律賓 | 6.0% | 6.3% |
新加坡 | 4.3% | 3.2% |
泰國 | 3.0% | 4.5% |
越南 | 6.5% | 6.7% |
來源:亞行《2022年亞洲發展展望》
三、地區國家應把握發展新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世行報告建議,地區國家應把握貿易、數字技術和綠色生產等方面的發展機遇,通過提高財政政策效率以促進復蘇和增長、加強宏觀審慎政策以減輕全球金融緊縮帶來的風險、改革貨物貿易相關政策以利用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鼓勵技術傳播和援助等,化解經濟增長風險,加快實現經濟復蘇。亞行報告亦建議,地區國家應調動稅收和支出來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增加稅收以擴大財政空間、征收綠色和健康稅以實現收入和發展目標、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加強稅收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