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是商務部免費為地方和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窗口,基本職能是針對我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開展境外商務活動過程中遭遇的經貿摩擦、不公平待遇和商業欺詐等,免費提供公共信息、咨詢指導并受理投訴,維護我境外商務活動主體的合法權益。
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承擔商務部唯一對外公共服務熱線(12335)的運維工作。
跨境電子商務在廠商和終端消費者之間建立了相對直接溝通的橋梁,正在成長為我國外貿行業新的增長點。從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看,跨境電商進口占比穩步提升,由個位數占比提升至13%左右。目前我國跨境電商進口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國內市場對海外商品的需求高漲,預計未來幾年跨境電商進口的份額占比將有一定的擴大,但由于跨境電商進口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跨境電商進口份額占比預計將會保持相對平穩緩慢的提升。
1. 跨境電子商務進口的分類
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從交易對象角度上看,主要分為B2B跨境電子商務和B2C跨境電子商務。從狹義上看,跨境電商進口主要是指跨境零售,即B2C,基本上針對消費者;從廣義上看,跨境電商進口除了以上提到的跨境零售外,還包括通常所提的外貿電商B2B。外貿電商是指分屬在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利用電子商務把傳統進出口貿易中的洽談、展示、成交環節變成電子化,使商品通過跨境物流進行送達、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在該商業活動中,若賣方企業僅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發布產品信息和出售廣告,交易和支付等環節在線下完成,本質上還是屬于傳統對外貿易,不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納入海關統計。在這個過程中,界定為電子商務有三個關鍵的要素:一是買賣的雙方在不同的關境;二是必須在網上完成下單和支付;三是通過國際物流完成從國外到國內的貨物的運送,滿足這三個要素,通常判定為跨境電子商務。
現階段的跨境電商進口商業活動中,交易和結算等環節均在線上完成的目前開展的較少,雖然可能代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方向,但尚不具備研究價值,故暫不在本部分涉及。本部分主要介紹跨境零售。需要說明的是,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境零售消費者中也會含有一部分碎片化小額買賣的B類商家用戶,但現實中這類小B類商家和C類個人消費者很難區分,也很難界定小B類商家和C類個人消費者之間的嚴格界限,所以,從總體來講,這部分針對小B類商家的銷售也歸屬于跨境零售部分。另外利用保稅區域開展的B2B2C 模式也歸屬于跨境零售之列。
2. 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模式的分類
?。?)根據盈利模式分類
跨境零售根據盈利模式分為五大類:海外代購模式、直發/直運平臺模式、自營B2C 模式、導購/返利平臺模式、海外商品閃購模式。
a. 海外代購模式:海外代購模式是消費者熟知的跨國網購概念,簡單地說,是身在海外的人或商戶為有需求的境內消費者在境外采購所需商品并通過跨國物流將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的模式。按照運營模式,主要分為海外代購平臺和朋友圈海外代購兩類。海外代購平臺的運營重點在于盡可能多地吸引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賣家入駐,平臺并不會深度涉入采購、銷售以及跨境物流環節。入駐平臺的賣家根據消費者訂單集中采購特定商品,通過跨境物流將商品發往境內訂單買家。海外代購平臺走的是典型的跨境C2C平臺路線,代購平臺通過向入駐賣家收取入場費、交易費、增值服務費等獲取利潤,入駐平臺的賣家通常要求具有海外采購能力或者跨境貿易能力。海外代購模式優勢在于為消費者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海外產品品類選項,用戶流量較大。其劣勢是消費者對于入駐商戶的真實資質持懷疑的態度,交易信用環節可能是C2C海外代購平臺目前面臨的最棘手的難題。此外,海外代購模式對跨境供應鏈的涉入較淺,或難以建立充分的競爭優勢。代表商家包括淘寶全球購、京東海外購、易趣全球集市、美國購物網等。朋友圈海外代購主要是指微信朋友圈代購等依靠熟人、半熟人社交關系從移動社交平臺自然生長出來的原始商業形態。雖然社交關系對交易的安全性和商品的真實性起到了一定的背書作用,但受騙的例子并不在少數。隨著海關等政府監管部門政策的收緊,朋友圈個人代購這種原始模式恐怕將難以為繼。
b. 直發/直運平臺模式:直發/直運平臺模式又被稱為drop shipping模式。在這一模式下,電商平臺通常不需要商品庫存,而是把接收到的消費者訂單信息發給批發商或廠商,后者按照訂單信息以零售的形式對消費者發送貨物。直發/直運平臺的部分利潤來自于商品零售價和批發價之間的差額。由于供貨商是品牌商、批發商或廠商,因此直發/直運是一種典型的B2C 模式。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第三方B2C 模式。該模式一般對跨境供應鏈的涉入較深,后續發展潛力較大。直發/直運模式在尋找供貨商時往往與可靠的海外供應商直接談判簽訂跨境零售供貨協議;在跨境物流環節通??赡軙x擇自建國際物流系統(如洋碼頭)或者和特定國家的郵政、物流系統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如天貓國際)。該模式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劣勢,如招商緩慢,前期流量相對不足;前期所需資金體量較大;買家信息直接透露給供貨商;環節涉及多方,貿易糾紛處理不便;貨物品類受限,產品價值較高才可能適用。代表商家包括天貓國際(綜合)、洋碼頭(北美)、跨境通(上海自貿區)、蘇寧全球購、海豚村(歐洲)、一帆海購網(日本)、走秀網(全球時尚百貨)等。
c. 自營B2C 模式:自營B2C 模式分為綜合型自營和垂直型自營兩類。綜合型自營跨境B2C 平臺的跨境供應鏈管理能力強,擁有強勢的供應商管理和較為完善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大部分后備資金充裕。但自營B2C 模式同樣面臨著業務發展受到行業政策變動影響顯著的問題。代表商家亞馬遜和1 號店的“1號海購”。垂直型自營跨境B2C 平臺在選擇自營品類時會集中于某個特定的范疇,如食品、奢侈品、化妝品、服飾等。供應商管理能力相對較強,但前期需要較大的資金支持。代表商家包括中糧我買網(食品)、蜜芽寶貝(母嬰)、寺庫網(奢侈品)、莎莎網(化妝品)、草莓網(化妝品)等。
d. 導購/返利平臺模式:導購/返利模式是一種比較輕的電商模式,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理解:引流部分+商品交易部分。引流部分是指通過導購資訊、商品比價、海購社區論壇、海購博客以及用戶返利來吸引用戶流量;商品交易部分是指消費者通過站內鏈接向海外B2C 電商者海外代購者提交訂單實現跨境購物。為了提升商品品類的豐富度和貨源的充裕度,這類平臺通常會搭配海外C2C代購模式。因此,從交易關系來看,這種模式可以理解為海淘B2C 模式+代購C2C模式的綜合體。通常導購/返利平臺會把自己的頁面與海外B2C 電商的商品銷售頁面進行對接,一旦產生銷售,B2C 電商就會給予導購平臺5% --15%的返點。導購平臺則把其所獲返點中的一部分作為返利回饋給消費者。其優勢在語言平臺定位于對信息流的整合,模式較輕,較容易開展業務。引流部分可以在較短時期內為平臺吸引到不少海購用戶,可以比較好地理解消費者的前端需求。但長期而言,由于對跨境供應鏈把控較弱且進入門檻低,競爭優勢建立困難,若無法盡快達到一定的可持續流量規模,其后續發展可能比較難以維持下去。代表商家:55海淘、一淘網(阿里旗下)、極客海淘網、海淘城、海淘居、海貓季、Extrabux、悠悠海淘、什么值得買、美國便宜貨。
e. 海外商品閃購模式:除了以上進口零售電商模式之外,海外商品閃購是一種相對獨特的做法,我們將其單獨列出。海外商品閃購模式即是以互聯網為媒介的B2C 電子零售交易活動,以限時特賣的形式,定期定時推出國際知名品牌的商品,一般以原價1至5折的價格供專屬會員限時搶購,每次特賣時間持續五至十天不等,先到先買,限時限量,售完即止。顧客在指定時間內(一般為20分鐘)必須付款,否則商品會重新放到待銷售商品的行列里。閃購平臺一旦確立行業地位,將會形成流量集中、貨源集中的平臺網絡優勢。聚美優品的“聚美海外購”和唯品會的“全球特賣”頻道紛紛高調亮相網站首頁。兩家公司都宣稱對海外供應商把控力強、絕對正品、全球包郵、一價全包。閃購模式對貨源、物流的把控能力要求高;對前端用戶引流、轉化的能力要求高。任何一個環節的能力有所欠缺都可能以失敗告終。代表商家包括蜜淘網、天貓國際的環球閃購、1號店的進口食品閃購活動、聚美優品海外購、寶寶樹旗下的楊桃派、唯品會的海外直發專場等。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傳統海淘模式不在我們討論之列。傳統海淘模式是指我國關境內消費者直接通過境外電商網站購物,經由在海外設有轉運倉庫的轉運公司代消費者在境外收貨后再通過第三方或轉運公司的跨國物流將商品發送至中國口岸的活動。
?。?)根據履約模式分類
跨境零售根據履約模式分為直購進口模式和保稅進口模式。直購進口模式(也稱“一般進口模式”)是指國內個人購買者在指定的跨境電商網站訂購境外商品,并進行網上申報和計稅,商品由快件郵遞等渠道直接從國外寄遞進境,通過電商服務平臺和通關管理系統實現交易的一種跨境電商進口模式。保稅進口模式是電商企業以貨物申報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場所,境內消費者網上交易后,區內貨物以物品逐批分撥配送,按物品繳納稅費和監管的一種跨境電商進口模式。直購進口模式和保稅進口貨物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一個前者是先下單再從境外發貨,另一個是先從境外發貨再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