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是商務部免費為地方和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窗口,基本職能是針對我國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開展境外商務活動過程中遭遇的經貿摩擦、不公平待遇和商業欺詐等,免費提供公共信息、咨詢指導并受理投訴,維護我境外商務活動主體的合法權益。
中國企業境外商務投訴服務中心承擔商務部唯一對外公共服務熱線(12335)的運維工作。
中國的跨境電子商務最早源于深圳和廣州,一些企業通過eBay的中國香港站、美國站和德國站等開設店鋪,主要銷售消費電子類產品,如MP3、MP4、車載的導航儀、耳機、數據線、攝像頭等,雖然單價不高,但利潤較高。從2005—2008年,跨境電商市場成交額幾乎增長了近百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世界經濟疲軟,出口電商遭受打擊。2010年后,在國家密集出臺政策扶持下,中國的跨境電商迅速發展,交易規模不斷擴大,跨境電商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據商務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額約3.1萬億人民幣,占進出口總額的12.1%。2008—2013 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1%。目前,我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超過5000 家,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已超過20 萬家。在眾多國內國際跨境交易平臺中,eBay、速賣通、亞馬遜、敦煌網這四家的市場份額占到80%以上。預計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2016年將達到6.5萬億元,2017年將達到8.0 萬億元(見圖1和圖2)。
圖1 2010-2017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及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
圖2 預計2017年跨境電子商務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0%
從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來看,出口電商中短期仍將占據主導地位。根據2013年數據,出口占比88.2%,進口占比僅為11.8%。并且這種趨勢在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仍在增強。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的制造業和進出口貿易基礎,中國本土電商參與推動跨境電商平臺的搭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我國出口電商2010—2013 年年復合增長率為31.16%。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先后出臺,以及支付、物流、金融等多方面配套服務的行業產業鏈的逐漸完善,中國出口電商交易規模仍將保持25%以上的增速,2017年預計將達到6.64萬億元的規模(見圖3和圖4)。
圖3 預計出口電商仍將在跨境電子商務結構中占主導
圖4 出口電商未來的增速